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内阁的人被打了出来,鼻青脸肿的回去复命,到了内阁这边,谢迁当场拍了桌子,气的脸色发青。
这内阁还从来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北镇抚司那边真是明目张胆了。可是偏偏又拿这些人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人家理由也说了,内阁怎么可能下令让北镇抚司去查抄报馆,这件事若是闹起来,闹的天下皆知,最吃亏的还是内阁。
毕竟这种事真要公布于众,闹大起来对内阁是没有好处的,人家一看,哦,原来内阁大臣居然下令查抄报馆,还要假手于北镇抚司,到时候肯定要闹得满城风雨。
北镇抚司可以不在乎清议,可是内阁不能不在乎,这口气也只能忍着。
不过谢迁还是气不过,亲自写了一个条子,条子里威胁之意十足,说是供状一事北镇抚司若是不闻不问,产生了后果让北镇抚司一力承担。
条子递到了北镇抚司,柳乘风看了条子却只是微微一笑,道:“拿笔墨来。”他直接在谢迁的条子写道:“妙极!”随即收笔,叫人送回去。
这条子想必要让内阁那边七窍生烟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结果还被这李东栋和柳乘风羞辱一番,颜面丧尽。
刘健在内阁眯着眼,看着这条子,柳乘风的笔迹他是认得的,不得不说,这家伙字写的还算不错,可是现在在刘健看来,这些字实在是丑恶无比,不过他并没有像是谢迁那样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冷冷道:“那就走着瞧吧,老夫倒是想看看,他柳乘风有多大的胆,这件事要是闹出什么后果,他柳乘风身为亲军都指挥使也难辞其咎。”
事实上自从这篇供词刊载之后,后果确实是很严重。江炳的话打动了不少人的人心,这些人在新国策下利益受到了触动,乡绅们的利益触动极大。毕竟他们的身家就是土地,几代人的土地传承,原先这些土地足够他们丰衣足食。可是现在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大量作坊的涌现,使得人力出现了极大的空缺,佃户们纷纷要求增加待遇,你若是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连夜举家便走,可是土地毕竟要有人耕种,因此他们不得不忍痛不断提高待遇,再加上海贸开通之后,大量的吕宋米、安南米涌入,使得粮食价格一直稳定。不少乡绅已经感觉到单凭土地是不可能再维持从前的富足了,因此不得不谋其他的生路。
可是谋生却不太容易,这些世世代代的乡绅,懂得只是如何管理佃户和之乎者也,若是让他们去经商几乎可以用两眼一抹黑来形容。确实有一部分乡绅亦农亦商,渐渐开始涉入商业。可是大多数人不是没有这个心思,只是不少人却是折了本或者是上了当。
其实这些人就算混的再惨,生活富足还是勉强足够的,只是大多数人不屑经商同时也经不得商,再去看那些从前自己根本不屑于顾的人突然发迹。两相对比,这心里自然便滋生出不满了。
这种不满的情绪一开始只是压抑在心底,可是这报纸一张扬,不少人顿时心思也活络起来,宁王爷真有这般好?不过话又说回来,宁王确实是出了名的贤德,据说在江西那边礼贤下士,对读书人极好,江西虽然也处在长江以南,可正因为有宁王在,可以说是士人地位最高的地方,据说那里的乡绅还是如从前一样,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连驰道朝廷也只准许修到九江,再将深入却是阻隔重重。
因此在私下里,渐渐有人对宁王青睐起来,宁王爷贤德或者是宁王宽厚的许多流言都流了出来。
一些小报馆甚至阴阳怪气的开始用各种春秋笔法来为这宁王鼓吹起来,反倒是皇帝,大家渐渐的灰心冷意。
这种事还蔓延到了朝廷各大衙门,官员们是希望出明主的,可是明主这东西用什么标准衡量呢?大家口里虽然说,所谓的明主就是要广开言路,就是要仁德,其实这些都是虚的,大家所看的只是皇帝对自己够不够好,是否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太祖皇帝文武双全,马上得天下,同时也稳当当的治理天下,按理说这该是明主吧,可是大家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太祖高皇帝有个嗜好,喜欢对官员剥皮充草。
太宗文皇帝按理说也算是明主了,他靖难而得天下,修四库全书,横扫漠北,关注民生,百姓在他的治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这个人似乎在官员们眼里也算不得明主,因为这个人对官员太苛刻,反而对靖难的功臣,对皇亲国戚们优渥有加。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谁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虽然大家表面上称颂,可是在背地里却是不断诋毁,现在天下早有思念皇太孙朱允文的思潮,这是为什么?难道只是单纯的对朱允文抱有同情,这可错了,这些人怀念朱允文,为朱允文可惜,并非是朱允文若是当国就一定能做的比朱棣好,说句实在话,朱棣绝对是历朝历代以来数一数二的明主,一个朱允文只怕连给他提鞋都不够,之所以大家怀念朱允文,只是想暗中否认掉朱棣而已,朱允文那样的废柴被人偷偷摆上神坛,不过是有些人想借题发挥,发泄对朱棣不重士人的不满而已。
朱佑樘原先维护的是士人的利益,因此士人们对他尤为拥戴,在士人们看来,当今皇帝固然圣明,可是因为听信了贼柳乘风的谗言,从而变得昏聩起来,说来说去,都是这柳乘风的错,柳乘风万死莫赎,这个人比之汪直也不遑多让,因此,有不少人甚至心里期待,这贤德的宁王能起兵靖难,诛杀柳乘风,这些念头原本大家想都不敢去想,可是报纸里那江炳的陈词却是让不少人心思活络起来。
江炳便是有再大的错,可是毕竟是庶吉士,他说宁王宽厚仁德,这准是没有错的。
几天之后,京师开始满城风雨起来,一些读书人甚至悄悄聚会,以吟诗作画的名义抨击朝政,而北镇抚司这边则是无动于衷,似乎对这种事他们已经没有兴趣管了,甚至于国子监那边,监生们在课堂上说了不少犯忌讳的话,坐堂的锦衣卫回报之后,柳乘风也只是微微一笑,向人道:“学生们不懂事,不必理会他们,是了,还有人提到了靖难,哎,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胆子真大,不过当今皇上宽厚,断然不会因为一两句牢骚而到处拿人的,咱们天子亲军一切以皇上马首是瞻,皇上不问,我们也不问,随他们去吧。
李东栋却是显得忧心重重起来,道:“再这样下去,只怕要出乱子的。”
柳乘风摇头,却是笑了笑,道:“出不了什么乱子。”他敲了敲桌子,倒是过问起了聚宝工坊的筹建事宜,似乎对建设聚宝工坊的事他更加热心一些,现在京师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三十万户,工坊数千,单工坊的劳力就超过了近十万,现在聚宝工坊那边又要新建这么多工坊,所需的工匠和学徒就更不必说了,这么大的人力缺口,最后只能让乡间的人口入城补充,未雨绸缪之下,柳乘风已经密令各地的锦衣卫开始管一管各地捉拿逃人的事了。
所谓逃人,其实是现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佃户们不满乡绅的待遇,因为纷纷开始携家带口涌入城市,一开始,乡绅们也没意识到什么,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了几个佃户而已,一点都不妨事,两条的人毕竟比比皆是,可是渐渐的,他们开始意识到人力的可贵了,佃户是跑一个少一个,只见过有人向城里去的,从来没有见过城里有人返回乡下的,几年之后,这样的问题已经演变的愈演愈烈,以至于乡间的佃户越来越少,这个问题才被后知后觉的乡绅们注意起来,于是他们开始大量的向佃户们借债,这种驴打滚的债一经放出,寻常的佃户便是子子孙孙也还不清了,佃户们自然是不甘心一辈子为人做佃户,于是许多开始逃亡,逃人事件就开始涌现了,一些人要逃,自然就有人追,乡绅们有的是护院的打手,这些人对佃户们开始严加看管,但凡有随意逃跑的,往往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就算有的佃户逃向了城里,这些爪牙也会追去,自然先是殴打一番,再是抓回来,严加看管。
如今这已成了大明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柳乘风知道,若是不让各地的锦衣卫好好整治一下这些打手爪牙,城市里就没有充足的劳力,因此这件事锦衣卫非管不可。
………………………………………………………………………………………………………………………………………………
第一章送到,今天会尽量三更,但是只能说尽量,具体有没有这个条件,第二更时会通知。
...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
他武艺高强,使彪悍的警花为之倾倒。他医术绝代,让妩媚多情的女院长投怀送抱。他书画无双,令娇俏柔弱的校花朝思暮想。他仙法绝伦,被妩媚多情的女明星狂热倒追。当他的双眼开启透视功能之后,他总是会对身边的美女作出友好的提醒和我说话前,请先穿好衣服。他是林成飞,一个获得仙人传承的普通学生...
岁月长河,悠悠而逝。白玉以为自己会因为这漫长的孤寂,哪怕死在这幻境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哪里晓得,一朝出境,穿越到这茫茫人世间,遇到一个萌包子,过起了平常人的普通日子。又以为养大弟弟,将他教育成人,便是来这世间走一趟的历练,哪晓得冒出来一个黑脸的兵哥哥。兵哥哥是个高富帅,忠犬体贴有人爱,白玉觉得不收了他亏了,收了他,如果命没有跟自己一样长,也亏了。奈何,还没有下定决心,就已经被兵哥哥一证解决了,没白玉什么事了。当然不是这样的,白玉只要乖乖的被军哥哥慢慢宠就好了。...
天降亿万古宅必有坑。继承老宅开心不到一秒,就被告知此宅欠了银行三百万!空降仙君必作妖!什么?你告诉我这宅子是专门引渡你们这些修仙学员下凡渡劫的?我还要帮你...
三流中医大学学生林天成,和手机合体之后,一个手电筒应用,便能让林天成拥有夜视透视能力。美图秀秀,360杀毒等等应用,又能带给他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