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 11 佐世之才(第1页)

难怪州郡如临大敌。如此多的山蛮流民涌入境内,必成大患。于是在官道沿线多派人手,严防死守,直到平安过境,才大大的松了口气。又急忙上报不提。

“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正可拿来形容流民。

近年来,州郡频遭水害、蝗灾、地震、海啸。倾家荡产,流亡在外数以百万计。延熹九年,豫州饥荒,死者十有四五。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熹平四年七郡国大水,弘农郡和三辅地区螟虫成灾。百姓易子而食,互烹老母,惨绝人寰。

能如楼桑季季大熟繁华富庶者,凤毛麟角。

故而对绵延于官道上的流民,各州县早已见怪不怪。也不敢轻易招惹。只要不祸害本县,便是天大的幸事。一路护送出境,各自相安。

庐江山蛮,蓬头垢面,兽皮遮羞。看上去比流民还惨。各州县避恐不及,何敢上前盘问?

刚到临乡界,便被徐荣率鼍龙骑拦住去路。

队伍中驶出一辆骡车。赶车老叟和周围护卫皆一身汉服,下车的小公子,亦是汉家儿郎。冲徐荣长揖行礼:小子九江刘晔,家兄乃九江治中刘涣。奉家父长兄之命,特来楼桑学坛拜师求学。

见他人小却知礼数,徐荣便好言问道:即是刘治中幼弟,楼桑自当欢迎。却不知为何会与庐江山蛮混在一起。

小公子笑道:半路偶遇,便结伴而行。

待又有一行人走出队伍,徐荣幡然醒悟:是你!

待刘备携大军赶来迎接,徐荣已知大概。

这支万余人的庐江蛮,乃是刘备免死放归的一名山蛮渠帅麾下所辖!

那日,刘备夷首恶黄穰三族。却将被黄穰蛊惑的山蛮渠帅,尽数放归。本只希望他们再不造反,不料渠帅皆感少君侯不杀之恩。见陶县令一块扁书,便举族北上。响应少君侯的招募。

一万山蛮,跋山涉水,赶来相投。

足见少君侯在淮泗之赫赫威名!

见过几位渠帅,刘备有喜有忧。一万之众,如何安排?

人吃马嚼,楼桑存粮又如何能够。

问过方知,山蛮整族北迁,粮草皆准备充足。路上与州县秋毫无犯,便是明证。如此之多的人口,楼桑、郦城都安置不了,唯有新造一城。本以为只有这名渠帅北上。问过又说,其他几位渠帅,亦在收拾行囊家当,准备举族北上。

几位渠帅麾下所辖,怕有数万之众。

刘备唯有苦笑。

好在那日捕获渠帅只有寥寥数个。若全都捕来,大别山怕是千里无人烟!还用问么,全都来投奔富甲一方的少君侯!

富在深山有远亲。

庐江距离涿县虽远,奈何刘备招募的无当飞军,便出自山蛮各部。扎营楼桑后,便将邑中诸事,写进家书。听闻少君侯招募流民,飞军家眷齐齐响应。亲族四邻亦相伴前往。如此大的动静,渠帅岂能不来询问。这便也动了心思。也罢,都去吧!

整个过程,大致如此。

先是无当飞军告知家眷,家眷说与亲族四邻。最后传遍部落。举族迁来。想必那些跃跃欲试,还未出发,或已在路上的渠帅,也如是所想吧。

好在大泽水位下降。督亢地已露出大半,被骄阳晒干。

此乃丘陵地势,正被山蛮所喜。

刘备命舟船往来水泽,送入督亢扎营不提。

一万人的部落,会建房的人很多。各种工匠齐备。只不过比起楼桑砖木结构的重楼,山蛮精于营造干栏式的建筑。多以木(竹)柱为底架,上建高出地面的房屋,带有长脊短檐式的屋顶。适合雨水丰沛,气候潮湿的丘陵山地。生活的大别山区的蛮族,最缺少的就是平地和土壤。举族群居,不可能平整出足够的房基,更何况依山开垦出的有限土地,首先要用于耕种。

于是,他们在坡地上建起了干栏式的竹木长楼。先在小块硬质地基上,埋入坚木支柱,所有延伸的梁檩,像一柄巨伞撑开。位于重心点上的主柱支撑建筑主体,而插入斜坡岩石间的檐柱,亦能分担重量。檐柱上用木枋撑起梁檩,上铺木板,可造三层阁楼。下层圈养家畜,中层住人,最干燥的上层存放粮食。

热门小说推荐
回到三国战五胡

回到三国战五胡

『历史爽文,战争爽文』汉末乱,黄巾起,妖道施法降五胡江山倾,神州覆,汉家百姓水火苦。天降老子穿吕布,骑赤兔,平黄巾,战胡虏,斗群雄,拥天下,复我华夏炎黄...

洪荒历

洪荒历

新书开写,欢迎大家品尝。最后结局人的结局是死亡,那死亡的结局又是什么呢?新书开更,急需收藏,点击,评论,打赏。新的世界观,新的角色们,这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一个崭新的故事!...

星门

星门

传说,在那古老的星空深处,伫立着一道血与火侵染的红色之门。传奇与神话,黑暗与光明,无尽传说皆在这古老的门户中流淌。俯瞰星门,热血照耀天地,黑暗终将离去!...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

从此刻开始,让世界感受痛苦。...

神医弃女:盛宠九皇妃

神医弃女:盛宠九皇妃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重来一次当然是选择有钱又有权的摄政王,重生后自带医毒系统的她,人生名言就是你善我医,你恶我毒...

南明第一狠人

南明第一狠人

永历十二年末,明军多线溃败。万里江山尽失,四海豪杰皆殒。山河破碎风飘絮,遗民泪尽胡尘里值此汉家天下存亡之际,一个私人博物馆馆长穿越而来附身在大明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