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四十章 希望求订阅求月票(第3页)

“这河渠之中,一共设立了多少水车,如今建设了多少架?”无尘子看着河渠上的水车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只知道我们新村河渠共计修建七座,如今已经建设完成了五座。”壮汉答道。

无尘子点了点头,观察了新村河渠的长度和田地面积,七座水车是正好足够,如今已经修建好了五座,还有两座正在建设,也能在旱灾来临之前投入使用。

“我有一个疑惑!”无尘子想了想说道。

“先生请问。”壮汉擦了擦手,知道真正的问事来了,有些紧张的看着无尘子。

“吾多年前曾来过这里,当时韩国还在,但是当时吾看到的是所有人都消极的在农田中劳作,面黄肌瘦,根本不想如今,敢问壮士可否为吾解答?”无尘子好奇的问道。

壮士想了想,然后才开口道:“大道理和大学问,我说不出来,但是新郑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我觉得是因为自己!”

“因为自己?”无尘子看着壮士疑惑的问道。

“是的,因为韩国还在的时候,我们的土地都是贵族的,不仅要向官府上缴赋税,还要优先帮助贵族老爷们耕种,才能有时间耕种自己的田地,而没有田地之人也是更多。”壮士说道,然后继续说道:“不瞒大人,韩国灭亡之前,我家三代都是贵族的家奴,没有自己的田地。”

“那现在呢?”无尘子问道。

“秦国设立颍川郡以后,萧郡守和曹郡丞亲自下到我等乡县,查没贵族之土地分给了吾等,我等也从贱籍变为秦国新民,允许吾等自行开荒,开荒之地三年内免税,六年内三十税一,而且可以跟官府租借耕牛、器具和谷物,所以我等所有劳作皆是为自己!”壮士说道。

“萧何和曹参来过这里?”无尘子更加惊讶,他还以为曹参和萧何只是走了几个地方,想不到自己随便来的一个就是他们走过的。

“萧郡守和曹郡丞不仅来过我们新村,周边各村,也曾走过,只是我们新村更加被郡守和郡丞看重,单单郡丞大人就来过三次。”壮汉自豪的说道。

“放屁,我们韩村郡守大人还去过两次呢!”一个在河道中干活的壮士立马不服气的说道。

无尘子不禁莞尔,连这都能比,那就证明萧何和曹参在颍川做的确实很不错,不然也不会被民众们如此怀念。

“先生,三老们来了!”壮汉看向一群人朝河道赶来急忙说道,为众人引荐。

“见过先生们!”三个老人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无尘子等人面前行礼道。

“岂敢劳烦老者们赶来!”无尘子急忙行礼道。

“先生们是咸阳来的贵人,岂能让贵人们久等!”一个老者急忙说道。

“敢问三老高寿?”无尘子看着三位老人的年纪都不小了,尤其是其中一人还是被抬着来的,急忙问道。

“老夫已经七十又四了!”坐在竹撵上的老人在青壮的搀扶下站起来行礼道。

“先生高寿啊!”无尘子急忙道。

这个年代能活到七十的都算是人瑞了,就算是秦王见了都要先行礼的存在。

“敢问先生在咸阳为何官身?”老人看着无尘子问道。

“腆为国师管事!”无尘子笑着答道。

“原来是国师府的管事法师,白鹤见过法师大人!”老者急忙行礼道。

“奉国师之命前来查勘各地水利和政事!”无尘子继续说道。

“多谢国师大人挂念,想不到国师大人还记得我们!”白鹤对着西方行礼道。

无尘子却是愣住了,他不记得他认识这些人啊,于是问道:“国师大人曾来过新村?”

“国师大人自然是不记得我们,但是当初国师大人曾在镜湖医庄悟道,所有饷食都是我新村送去的。”白鹤老人说道,没有间却是充满了自豪。

无尘子愣住了,想起了自己当初在新郑弄出的闹鬼之事,貌似地点就是新村。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在过去那年

重生在过去那年

赵桐芸没想到,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皇后是朕的黑月光

皇后是朕的黑月光

进宫前,顾云黛就被太子困在了厨房里。  进宫后,顾云黛一心想用药膳废了人渣。谁知太子妻妾迟迟无孕,她的肚子里却蹦了个儿子出来。  顾云黛本想母凭子贵安安静...

落选后我首首歌爆火

落选后我首首歌爆火

王清歌穿越到平行世界,一名被家人赶出家门,又被女友分手的废物身上,并获得了娱乐逆袭系统。从此这个世界少了个废物,多了个娱乐天王,作曲天才,他的每一首歌总能让无数人闻之泪目。别人对他的评价,永远只有一句,那就是他到底被多少人伤过?他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事。在怎样的绝境下,才能写出如此伤感又动听的歌曲来。...

太子殿下总想嫁给我

太子殿下总想嫁给我

新文这丞相夫人我不当了已发,求关爱。一朝穿越,她从古武世家传人变成了女扮男装的草包太子,没想到还是在敌军当人质的状态。作为一个擅长各种变装的古武世家传人,怎么能做草包呢?要做也得做最嚣张的草包而不是最懦弱的草包,所以改,必须改。至于打仗什么的,她就是来凑数的,不是有将军么!不过这将军的手好看得过分了啊!好想摸一...

我居然是这种身世

我居然是这种身世

被女友甩后,周小昆接到了老爸的电话儿子啊,咱家其实有座矿,你是个富二代啊!穷了二十年了,原来自己是个富二代,周小昆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唐土万里

唐土万里

那年,大唐的军队向西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