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百四十五章 盛世危言(第1页)

陈义兴气定神闲的思虑了一会,旋即便朝陈凯之正色开口说道。

“陛下,臣以为,陛下平定关中,震慑天下,此时召节度使们入京,谈及推恩之事,实是天赐良机,所以臣便与陈公商议,建议此时召节度使们进京。”

他显得痛心疾首起来,很是忧心的样子:“至于节度使们闹兵部之事,是臣猝不及防的,还请陛下恕罪。”

陈凯之闻言,朝陈义兴轻轻摇摇头。

“闹一闹,其实也好,不闹,这怨恨若是留在心里,反而会出大事。”

“还有一事。”陈义兴叹了口气,整个人面色略微沉重,一面观察陈凯之的面色,一面说道:“前几日,飞鱼峰上的火药库存被盗了不少,已请了锦衣卫来督办此案……”

陈凯之眉头一皱,一双清澈如水的眸子掠过丝丝冷意,有些错愕的开口问道。

“火药竟被盗了?”

“是。”陈义兴惭愧的垂下头,一字一句的顿道。

“这飞鱼峰上的火药库存,一直保存的极为稳妥,臣负责勇士营后勤之事,哪里敢不尽心竭力,只是……万万料不到,就在三日之前,清查库存时,却发现这库房中的火药,足足少了三百多斤,因为这数目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虽已奏报,不过想来,锦衣卫还未呈上御前,陛下还没有看过才是,这是臣的巨大疏失,臣已将一切库中值守、清查、点验的人员暂时控制起来,想来,这几日,便能有结果。”

三百多斤的火药,看上去不多,可一旦被有心人拿了去,可是要制造天大的乱子的。

这怎么不叫人忧心呢,这陈义兴眉头紧锁。

陈凯之也是在深深思忖着。

或许对有的人而言,这可能只是小事,是有人贪墨了库中的火药。

毕竟,现在各国对火药的需求极大,而大陈与各国之间的火药贸易,则大多是狮子大开口,往往是以十倍以上的价格兜售,火药谁都会造,可谁都知道,大陈的火药威力十足,因而各国争先购买,也正因为如此,这就催生了走私火药的行当,各国的商人,在暗中,都愿意花高价收购。

当然,这对陈凯之而言,在这多事之秋突然丢失的三百斤火药,一旦被用来做什么,势必会造成极大的隐患。

想到这里,陈凯之脸色铁青,厉声道:“立即彻查,全城搜索,此事,要让锦衣卫都指挥使曾光贤亲自带队,定要尽快将火药追回,飞鱼峰上,一向是防卫森严,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事,真是岂有此理!”

他大袖一甩,神色极为难看。

陈义兴慌忙请罪:“这是老臣的疏失,理应臣全权负责,该承担的干系,老臣一应……”

陈凯之此刻已经淡定下来,他朝陈义兴挥挥手,提醒道。

“下次,要谨慎一些。”

随即,陈凯之看向了陈一寿,很是认真问道:“陈卿家,朕听说,这外头,有人对朕不满,而且,有意思的是,不满的竟是读书人?”

陈一寿叹了口气,表情露出为难之色,旋即便淡淡开口说道。

“陛下自登基以来,对济北尤其看重,济北而今商贸正隆,许多商贾,也觉得扬眉吐气,而读书人,大多出自士绅之家,他们难免也受影响。陛下,现在……阡陌之中,逃亡的佃农实在太多了,济北那儿,到处都在招工,需要极多的苦力,而在乡间呢,青壮们留不住,士绅有大量的土地,可这些土地倘若无人耕种,自然而然,就引发了大量的不满。”

陈凯之沉吟的片刻,便撇撇嘴,有些不悦的说道。

“这就夸大其词了,就算许多青壮去了济北,可毕竟也不过数十万人,人口的流失,也怪的济北?说到底,无非是士绅们不肯让佃农们吃饱穿暖,辛苦耕作一年,也不过能吃饱个半年,其他时候,便只能喝粥度日了,长此以往,谁还肯租种土地,朕记得,太祖开国的时候,佃农租种土地,只需上缴三成的粮食,其余七成,还可自用;可到了现在呢,却是反过来的,有的地方,需要上缴七成、八成,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太祖时人多地少,所以士绅们想要招募人来耕种,就必须得让利,而现在,却是人满为患,土地,却大多都在士绅手里,寻常百姓,失去了议价权利,自是随他们开出什么价码,便是什么价码。”

他顿了顿,才有继续说道。

“朕一直在想,开国的时候,他们只收三成的租,便足够了,可现在呢,收六成、七成甚至是八成,这么多人辛苦耕作,却吃不饱肚子,现在人往高处走,佃农们有了新的出路,他们不肯降低地租,使人安心耕种,却非要使人不得已之下背井离乡方才甘心,人留不住,不是朝廷的责任,也不是朕的责任,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他们不满,朕其实也早就不满了,不满他们为何到了现在,不想想为何百姓们不愿留下,不想想为何有人要远走他乡,想着的却是,商人们抢了他们的人力,让他们少了地租,便要心怀怨恨,便不服气,这些人,亏得还都读过书,还自称是圣人门下,圣人提倡仁义,提倡宽以待人,提倡士大夫该知耻;他们读书,读到了狗肚子里吗?”

陈一寿和陈义兴对视一眼,沉默了片刻,才苦笑道:“可是陛下,历来天子都是和士大夫治天下,而非是和百姓治天下啊,寻常百姓饿了肚子,倒也罢了,可若是士大夫们愤怒,可是要出大乱子的,朝廷的钱粮,在地方上,靠谁来征收,不就是地方的士绅吗?朝廷的政令,到了县里,这县里总共,也不过数个官,数十个吏,谁来晓谕四方?”

他们小心翼翼的给陈凯之分析起来。

“还不是士大夫,士大夫们非一家一姓,他们盘根错节,就以臣的老家为例,小小一个县,分别为陈、刘、王、张四姓,这四姓士绅,占了县里近四成的土地,一县有五万户,十九万人,可其中有一万多户人,便都得仰仗着四姓,有的是为他们做短工,有的给他们榨油,有的在他们商铺中做事,有的则租种了他们的土地,有的为他们管账,有的在府中差遣,他们四家,各有族学,其中半数有功名之人,都是他们的子弟,便是地方上的地保和甲长,也大多是他们指派的同宗,陛下想想看,这县里的县令和县丞,无论要修桥铺路,又或者是征粮,甚至可能出现了盗贼,需要组织青壮会同官军围剿,这些……能离得开这四姓吗?”

陈一寿娓娓道来,接着继续道:“不只如此,这四姓在县中经营了许多代,早就相互之间有了姻亲,仔细算来,这四姓都是亲戚,张家的女儿可能是王家的夫人,王家的外甥,可能就是陈家的子弟,他们这四姓,不只是在本县,便是在府里,也早有布局了,就说张家吧,张家这三代,出了一个进士,四个举人,这进士早早为官了,现在在荆州任同知,那四个举人,也凭着张家的关系,各自谋了一官半职,有的成了教谕,有的做了县丞,陛下再想想,该县的县令,一到了地方,该是听朝廷的,还是听四姓的?”

陈凯之默不作声,他本就是自底层而起,来自于民间,自然晓得这种犬牙交错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几乎周围的人都是亲戚。

陈一寿见陈凯之缄默不语,不禁叹了口气,才又继续说道:“陛下一定以为,地方官一定是听陛下,听朝廷的,哎……说是这般说,毕竟陛下乃九五之尊,他们本就是陛下的臣子,怎么敢悖逆陛下呢。可实际呢?老臣斗胆进言,实际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啊,山高皇帝远,他们做了什么,陛下岂能知道,就算知道,他们自也可以陈辩,毕竟,朝廷再如何,还是讲道理的,还需按律行事;可到了地方,就不同,倘若地方官无视这四家士绅,甚至糊弄他们,四大姓可是一眼便能看出,他们倘若要报复起来,保准能令你焦头烂额,使你官声狼藉,一面,可以想办法疏通上头的知府衙门,一面,可以怂恿下头的百姓,给你难看,甚至是官衙中的小吏,也大多和他们同气连枝,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地方官虽是下头小吏的官长,可地方官三五年一换,而地方上的世家大族,你一旦开罪了,便是一辈子不得安生,甚至祸及子孙的,这笔账,谁不会算呢?”

说着,陈一寿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一脸忧心的提醒陈凯之。

“小小一个县是如此,往大里说,这全天下,多少个这样的县,又有多少个这样地府,他们不满,对朝廷而言,可能遗祸无穷,陛下要慎之再慎才好。”

热门小说推荐
贞观俗人

贞观俗人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

透视神医在校园

透视神医在校园

他武艺高强,使彪悍的警花为之倾倒。他医术绝代,让妩媚多情的女院长投怀送抱。他书画无双,令娇俏柔弱的校花朝思暮想。他仙法绝伦,被妩媚多情的女明星狂热倒追。当他的双眼开启透视功能之后,他总是会对身边的美女作出友好的提醒和我说话前,请先穿好衣服。他是林成飞,一个获得仙人传承的普通学生...

穿越之轻松当军嫂

穿越之轻松当军嫂

岁月长河,悠悠而逝。白玉以为自己会因为这漫长的孤寂,哪怕死在这幻境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哪里晓得,一朝出境,穿越到这茫茫人世间,遇到一个萌包子,过起了平常人的普通日子。又以为养大弟弟,将他教育成人,便是来这世间走一趟的历练,哪晓得冒出来一个黑脸的兵哥哥。兵哥哥是个高富帅,忠犬体贴有人爱,白玉觉得不收了他亏了,收了他,如果命没有跟自己一样长,也亏了。奈何,还没有下定决心,就已经被兵哥哥一证解决了,没白玉什么事了。当然不是这样的,白玉只要乖乖的被军哥哥慢慢宠就好了。...

我不想再陪仙二代渡劫了

我不想再陪仙二代渡劫了

天降亿万古宅必有坑。继承老宅开心不到一秒,就被告知此宅欠了银行三百万!空降仙君必作妖!什么?你告诉我这宅子是专门引渡你们这些修仙学员下凡渡劫的?我还要帮你...

终极全才

终极全才

三流中医大学学生林天成,和手机合体之后,一个手电筒应用,便能让林天成拥有夜视透视能力。美图秀秀,360杀毒等等应用,又能带给他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