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时值盛夏,上将军公孙止一身戎装,身披铠甲在各大军营间巡视。
公孙止已年逾花甲,须发皆白,然而垂暮之气仍旧掩饰不住那一身英姿勃发的气势。
“将军,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一个裨将跟在公孙止背后,问道:“前儿小五说他离开家的时候,他媳妇刚有身孕,如今孩子都快三岁了,再不回去,他害怕他儿子不认他这个爹。”
“是啊,将军,再不回去,我未婚妻该不认我这桩姻缘,改嫁他人了。”另一个千夫长附和道。
公孙止侧身看着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想家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可不是嘛,都三年了,弟兄们都想家了。”
“想家是自然的,这是人之本性。”公孙止说:“其实我也想家了。”
三年前,公孙止奉命出征,陈兵于启国与卫国的交界处——平川。
这场仗至关重要,将是启国出玉璧关,问鼎中原的决定性的一战。
启国自两百年前被晋天子封为诸侯国起,便蜗居北方。
启国国土辽阔,却因地处边疆,常年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物质匮乏,一年之中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冬季。
自建国那年起,启国世代国君便无不在为回到中原所努力。
这场仗只要能赢,启国就打开了南下的大门,离征战中原近了一步。
启国清楚,卫国自然也清楚,启国一旦攻破平川,就相当于打开了卫国大门,卫国王都大梁便随时有被围城的风险。
同样,卫国只要扼住平川,启国就永远只能游走在长城外。
所以这场仗两国之间都倾尽全力。
身为上将军,公孙止自然成了这场大战的主帅。
两军自陈兵平川当日起,便按兵不动,双方将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耗。
这种双方实力不分伯仲的情况下,硬打向来不是上策,最好的办法就是耗。
这时候比的不是谁的军事才能高,而是比对方的国力,谁的国库充盈,耗到最后谁就赢了。
于是这场仗,一耗,便是三年。
三个月前,卫国大将吕清,终于按耐不住发动了战争。
然而平川易守难攻,卫国大军毫无悬念的被启军围在了平西谷地。
启军占领各大关隘要地,如一个铁桶一般,团团围住了卫国二十几万大军。
如今卫国已经被他断水断粮围困在峡谷三个月了,公孙止看着远处峡谷中的卫军。
他有预感,不出半月,便会迎来最后的决战。
此时的卫国大营里,吕清也刚巡视完军营。
作为身经百战的将士,他跟公孙止都知道对方的心里在想什么,他们都在等,等对方先把己国国库耗空,只要耗尽对方的国力,那么平川就不攻自破了。
吕清坐在案前,半晌,重重地长叹一声。
三年了,三年的对峙已经让卫国兵疲民乏,早已支撑不起这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了。
整个朝廷都在催促他出兵,他们实在是耗不起了。
可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吕清知道,耗了三年,不止卫国,启国照样是师老兵疲。
双方现在都是强弩之末,现在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
他一直顶着朝廷的压力迟迟不肯出兵,为的就是等待时机。
半年,吕清有信心,只要再熬半年,启国就会因为支撑不起军费崩塌,到时候他便能一举击败启国大军。
然而那越来越密集、一封比一封急切的催战王书,如雪花一般,源源不断从大梁压来。
三个月前,太子卫冕更是亲自带着卫王的王书来了平川,责令吕清即日发兵攻打平川。
吕清终究拗不过王令,只得下令发兵攻打平川。
我叫秦珏,今年十六岁,是玄乙山史上最年轻的师叔祖。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
一眼看富贵,两眼断生死。从看出女神有灾祸开始,李十一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死亡之路。...
李子秀,那个被称之为最强的男人。有的人觉得他很秀,有人认为他是操作帝,还有人说他是脚本怪。玩家们在跟风他的操作,战队在研究他的战术。他礼貌斯文,是背锅抗压...
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蛇纷起,竞问鼎之轻重。尸山血海之中,一名年轻的武人持刀起身,茫然四望,但见凛凛英雄...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重来一次当然是选择有钱又有权的摄政王,重生后自带医毒系统的她,人生名言就是你善我医,你恶我毒...
地球青年陈季川因车祸意外死亡,穿越到仙侠世界,并获得无上法术道果。 一切从‘道果’开始 PS已有均订过万的完本小说黄庭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