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子有问题(第2页)

此人一身石青色湖绸素面直裰,头戴璞巾,身后着一件大红色绵绫披风,相貌与赵东林有几分相似,他对赵东林笑道:“二叔,博安是我在家里最喜欢的兄弟,博安比博远、博旭他们要强十倍不止。”

赵东林闻言苦笑道:“博弘,你就莫要说笑了。博远、博旭他们虽不如你,却也都人人进了学,总有个生员的功名吧?再看看博安,唉。”

赵博弘,姑苏赵氏长房长子长孙,赵氏宗族的宗子。

隆安三年,二甲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今年也不过二十五岁,却已是京城文官子弟圈里有名的公子人物。

因其出手阔绰,行事大方,即便在翰林院中,亦是风云人物。

明眼人皆可见,其未来之前程,不可限量。

所以,纵然赵东林高他一辈,是其亲叔父,也礼让他三分。

赵博弘摇头道:“二叔,赵家不缺几个生员。博远、博旭他们若果真能更进一步,考取举人功名也则罢了。可老爷与我观其文章才气火候,能考中一个秀才,已是见顶。所以,还不如博安能在东盛号大展手脚。日后在族中地位,想来可比肩二叔今日之功高。”

赵东林闻言,心里登时舒坦顺心,不过还是摇头悲观道:“你也看到了,博安生性木讷,不善与人交谈,一点不通人情世故。换做旁人,看到你我在此,哪里还能安心在那染槽染瓮跟前转悠?偏他不通礼数……”

“诶……”

赵博弘笑道:“通人情世故的掌柜赵家一抓一大把,哪个不是人精?可精通织染行当名堂的,赵家唯有博安贤弟一人。这次得的新方子染出的洋红之鲜美,惊动了几家王府相府,京城名门纷纷前来采买。赚到多少银子且不说,只这份体面,就足以让苏州赵氏的门楣添彩。连父亲都知道了,昨儿还同我夸赞博安愈发出息了。”

赵东林闻言,脸上掩不住的喜悦之色,他当然知道赵博弘为什么这样喜欢赵博安。

换做是他,也会对一个一点野心没有,连一点人情世故都不通,却精通家族命脉匠艺的堂弟友爱有加。

不疼这样的兄弟,难道去疼对家业虎视眈眈,恨不得赵博弘突然暴毙的亲手足?

赵博远、赵博旭虽是赵博弘的亲弟弟,可却不是一个娘……

那是赵东山续弦所出,而赵东山续弦荆氏,却是当今首席军机大臣荆朝云之妹……

赵博弘在赵家,并非没有压力。

赵东林笑道:“博弘啊,为叔素来最是支持你的。你是我苏州赵氏的长房长孙,是名正言顺的宗子,除了你,我谁也不认!你在翰林院做官,要大方阔绰,这个时候行下好处,日后受益无穷。除了族中每月给你分的那份外,我做主,从给外面的节礼份子中分出一份来给你。赵家以后,全都靠你喽。”

赵博弘闻言笑的愈发灿烂,道:“多谢二叔了。”顿了顿又道:“博安这样的兄弟,才是我赵博弘的亲手足。二叔放心,往后没人能欺负得了博安的。”

赵东林闻言大喜,连连招手,唤正在染槽边动手忙碌的赵博安道:“快过来。”

赵博安面上不见一丝笑容,目光也有些凝重,一步步走来,眉头皱起。

见他这般模样,赵东林气笑道:“整日里恨不得住在染槽里,连我和你大哥也认不得了?”

赵博安闻言沉默了会儿后,低头道:“刚才请过安了。”

赵东林一口气堵在嗓子眼儿,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一旁赵博弘呵呵笑道:“博安,见你面色不大好,可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如今你染的布和绸缎,各处都有人夸,你大伯也夸你愈发出息了。”

赵博安本该道谢,谁想脸色愈发凝重,眉头更是紧紧皱起。

见此,莫说赵博弘,连赵东林都诧异问道:“这是怎么了?”

赵博安沉默了片刻后,吐出让赵东林心惊肉跳的一句话来:“方子有问题。”

……

PS:感谢“倚剑听春雨”书友的再次万赏,感谢“佩恩之天道“、”梵琴煮鹤”、“老八也怕我”、“自酌自饮自逍遥”、“古月説”、“TZO”、“无良小胖道”、“筋柔而握固”等书友的打赏。

热门小说推荐
我不可能是剑神

我不可能是剑神

无敌流十里坡剑神无厘头李楚穿越到十里坡,成为了一名小道士。在这个神鬼横行妖魔肆虐的世界,弱小无助的他本想在十里坡苟活一世。直到有一天,不得已踏入江湖,他才发现原来世上没有什么是一剑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剑。...

小鲛人,掉珍珠!腹黑狼王他要疯

小鲛人,掉珍珠!腹黑狼王他要疯

超甜超宠打怪升级。软糯哭包暴力小鲛人×腹黑占有欲强狼王俞瓷是鲛人一族里边儿,公认的最不值钱白色珠光鲛人。蓝星上级为了各族平衡,决定让鲛人族交出来一位小鲛人去陆地生活。蒋少戈一眼看上这条还没驯服自己四肢,连路都走不好的俞瓷。二话不说,捞回家!自此,开始了养鱼之路。俞瓷像是被大灰狼给装在蜜罐子里宠着,哄着。舍不...

明末争鼎

明末争鼎

明朝末年,征战天下,江山美人,收入掌中!...

入赘为婿

入赘为婿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重生之投资大亨

重生之投资大亨

既然重生,就得富可敌国!不对,自己得先去找美若天仙的老婆。这时候的她,还没跟前任谈恋爱,得赶紧下手!可不能便宜了那人渣...

大宋最狠暴君

大宋最狠暴君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朕,功盖三皇五帝,德配尧舜禹汤,诛卿九族,掀了这桌子!都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