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零六章河南行游开封
国人办事都是在酒桌上,这话现代如此,几百年前的明末也同样是如此,双方饮宴之间就是定下了河南向导这件事,当然还有些不能与外人说明的话,就不能说了。
李孟回到客栈睡下,醒来之后,陈六就过来通报说是文如商行已经是派了几名向导过来,这几名向导若说关系,居然还算是熟人,都是去年青盐那件事上出力不少的孟老掌柜的家人。
孟老掌柜在炒卖青盐这件事情得了近万两银子的好处,早就是回家做富家翁去了,不过却不准备让子侄们安逸享乐,还都是散在外面做工赚钱,这次被派来给李孟做向导,几名孟氏的子弟都很欣喜,他们可都听过长辈所说的,这李二郎可是咱们孟家的贵人。
既然一切准备的完毕,李孟简单的香盐铺子交待了下,和相关的客户之类的打过招呼,一行人又是匆忙上路。
济宁州向南到河南、南直隶一带有很密集的水系,李孟他们的车马乘船行进即可,倒也省了几分力气。
在路上倒也颇为的无聊,每日看着两边的风景并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本以为出来游山玩水的盐丁们却都是失算,虽说是在水上行舟,可训练一点没有耽误,每日李孟都是要求船靠岸两个时辰,把各项的操练都是来一遍。船家自然没有不愿意的地方,反正各项的银子都是给的十足,多一天多赚一天的钱。
船上的这些天生活,李孟还真是有了些领悟,比如说灵山卫所那些老军官都隐约模糊的提到,行军打仗,行进之中一定要沿着江河,一来是水运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畜力,二来是就近就有水源。
这样的知识是在现代参军的李孟根本想不到的,以现代战争那种完备的后勤体系,还有各种高效率的交通工具,根本考虑不到这方面去。
济宁州和孔三德的交谈给李孟有些触动,不管是孔三德还是胶州城的周扬,都是看到了这个形势,以天下论,孔三德和周扬绝对算不上是什么惊才绝艳之辈,以此推论,天下间了解到这事的人应该是不少。
可为什么到最后还是那般的局面,莫非真是历史车轮和大势不可违背…。。。。
这个问题太过郁闷,李孟也不愿意多想,可是在水上的行走,除了头两天还有些新鲜之外,接下来的几日并不愉快,水边一般都是有村落聚居,穷困和苦难就是对他们全部的描述。
靠紧济宁州的民户还好,可是离河南越近,就越觉得这天下确实是在遭受灾难和折磨,几次上岸练习的时候,都是见到在岸边有倒在那里的尸体,腹部涨大的饿殍,模样凄惨,很多的尸体被野兽撕扯的破烂不堪,天气有些溽热,很多尸体都是散发出恶臭,每次上岸都是要先让盐丁洒石灰掩埋。
可尸体太多,根本忙不过来,以后索性是先看看有没有尸体再靠岸,至于沿岸逃荒乞讨的流民,那根本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了。
实际上这个船队里面,除了李孟之外,没有人对两岸发生的景象有惊讶,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就是司空见惯的景象。
在李孟看来,明代的邸报有个好处,天下各处的灾荒大事一般都是及时通报,对于他这种穿越而来的角色,总归是能得到有用的信息,不过岸上的这些流民大多是河南那边过来的,可看邸报上,那边的年景还算是可以,没有什么大旱大涝的。
闲暇时问起船家和带路向导的孟家子弟,尽管他们或者是隐晦,或者是明白的说,但是意思全都是差不多,孟家那几个子弟里面,有个叫孟恩的说的最直接,当日李孟问起,孟恩朝着河里吐了一口,恨恨的骂道:
“还能有什么灾荒,那些藩王就是最大的灾荒……”
然后这孟恩就被他的几个兄弟捂住了嘴拖了下去,李孟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在他面前大骂藩王,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不过在到达丁家道口,入黄河,进河南的时候,也把这事情搞清楚了,实际上此类的明人笔记和清人的文章,传到现代的有许多,当然李孟基本上接触不到。所谓的“河南之祸,不在天灾,而在藩王。”
万历末年的时候,已经封“周,赵,伊,徽,郑,唐,崇,潞”八王,然后又在洛阳封了福王,又说是河南的田地已经是不够封给福王的了,还要到其他省去划出田地来,河南又是通衢之地,很多大府,达官贵人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少,他们同样是占据大量的田地,官府催赋税的时候,自然不会找这些藩王亲贵,官宦大族,那些赋税都是落在了平民百姓的身上,崇祯皇帝又是层层的加税,百姓怎么活的下去。
了解到这个原因之后,李孟反倒是觉得在山东看到的那些流民还不算多,居然没有出现大股的难民潮,河南平民的忍耐能力真是强。
丁家道口已经是河南境内,情况又有不同,这里算是山东入河南的一个关口,看起来颇为的繁华。
虽说也能看到不少的脸有菜色,形容枯槁的流民,不过也有很多人在兴致勃勃为衣食忙碌,看起来还算是健康。这也算是出乎李孟的预料,预想的那种人间地狱的景象倒是没有出现,整个渡口一带有一种畸形的繁荣。
李孟想了很久才是琢磨明白,之所以在灾难中还有一抹亮色,是因为这时代不光是农业,工商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多少还是救活了许多人。
根据做向导的孟家子弟所说,归德府靠近南直隶,是淮盐大肆贩卖之地,地方与其说是河南所辖,倒不如说是南直隶的一个府,这些向导也是觉得李孟这次来是考察私盐贩卖的市场的,这些孟老掌柜的子弟都是努力巴结李孟,自然是有什么话说什么,丝毫不担心泄密之类的事情。
青盐应该是在华阴潼关和卢氏宝应一带,由陕入豫,李孟的目标正是这个地方,所以也不愿意在归德府多呆,直接沿着黄河洗去,沿河去开封府,走郑州去洛阳。自然是同意了向导的意见,直接上路。
补充了给养之后,一行人沿着官道走了十几里路,又在渡口换乘船只,当时的漕运都是沿着水路从归德到开封,开封到洛阳,然后供应关中一带,船运十分的发达,而且文如商行的生意看来做的门路通达,那几个向导出去联系,就搞到了船只,李孟的船费多给了五成,对他来说多花不了多少银子,可船家们人人乐意。
河南的情况已经是有些糜烂,济宁州下河南的时候,船家对于在岸边停靠还没有什么说法,可河南的这些船家不到沿途靠着卫所和大邑的码头,压根不敢靠岸,闯军在河南的活动已经是有段时间,地方上的土匪和不法豪强也都是趁乱在外面拣些便宜,陈六和王海无事的时候闲聊。
听他们说,平民百姓轻易不敢离开自己居住的城池,那些野外的村子经常遭到匪徒响马乱贼的劫掠,百姓们要是出门离开城池去往他处,十几个人是不敢动的,一般都是结成一百人两百人的大队才敢行动。
唯一还有些太平的地方也就是沿河一线的城邑了,在河上,大队的官兵有足够机动力往来支援,城池之中靠着水运也不愁补给,所以情况比起河南其他地方还算是不错。
八月中旬的时候,李孟一行人来到了开封城,船只需要补充些给养,那些向导也有文如商行的公事要办理,跟李孟商议,希望在开封城呆个十天左右,然后继续赶路。
李孟的烦躁和急脾气都已经是被快不起来的行路磨了个干净,知道就算是自己想快,也快不起来,当下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而且开封在们明代也是天下有名的大城,李孟自来到几百年前的明末之后,一直是在胶州呆着,没有去过什么大地方,济宁州虽然号称山东最富,可不过是个州城,局面还是小了些。
有机会来到开封府开封城这等繁华大邑,自然要找机会好好游览一番,李孟对历史不熟,不过也知道,朝代的末世,在繁华的地方在大势中会变成废墟,想要再次看到繁华,就要等几十年或者是几百年之后了。
在现代看那些小资酸腐文章,即便是李孟这样文化水平不高的职员,也对北宋那种如同梦幻般的繁华心向往之,两汉的唯我独尊,两晋南北朝名士风流,盛世唐朝的长安,哪怕是中明的太平景象能看到和生活在其中也好。
可偏偏有穿越了几百年时空的奇异遭遇,来到的朝代却是明末,黑暗即将来临的皇朝末世。
她是21世纪暴力雇佣兵,却在一夕之间穿越魔幻世界,成为花痴加废柴五小姐!楚家五千金不学无术,狗屁不通,半近痴傻,却是天生修炼斗气和魔法的绝佳体质!一招穿越,十世记忆,雇佣兵逆袭变身!辱我?揍之!骂我?揍之!以暴制暴,上演绝世嚣张!穿越之前斗气魔法什么都不行?楚柒冷笑!穿越而来,这一世她必将站在世界的巅峰,笑傲天下!...
沈家太子爷对女人出了名的挑剔,向暖却靠着那张和他白月光三分相似的脸成功被挑中。她扮演着乖巧懂事天真懵懂的小白花,尽心尽力的做好替身的职责。沈宴时对她也大方,她跟他这两年得了不少好资源,让她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龙套,被捧成了小有名气的二线女明星。直到白月光本人回来,向暖乖巧自觉的提了分手,沈宴时无所谓的放她离开随你...
滴答滴答杂乱不堪的酒桌上,残留的酒水顺着光滑的桌面落在酒桌下横躺着的身体上。感受着喉咙处传来的干涩,陈慕猛地睁开双眼,忍着头痛欲裂的感觉,迷茫的看着周围这个极为陌生的破旧屋子。这是哪讨论群657895679...
一代兵王含恨离开部队,为誓言,为兄弟,来到云海市照顾战友的妹妹,却发现照顾的对象是个身材火辣的美女,从此,踏上了幸福的生活。回归校园,拳打富二代,脚踩古惑仔,身边聚集了火辣美女老师霸道警花纯情校花风韵犹存的御姐只有你想不到的妞,没有他泡不到的妞。且看他如何秉着有妞不泡非好汉的原则,在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笑傲江湖,财色兼收。...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
九皇叔,他们说我丑得惊天动地配不上你。揍他!九皇叔,他们说我行为粗鲁不懂礼仪还食量惊人。吃他家大米了吗?九皇叔,她们羡慕我妒忌我还想杀了我。九王爷一怒为红颜本王的女人,谁敢动!一不小心入了九皇叔怀,不想,从此开挂,攀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