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得知民间也想自发的办报纸的时候,开封府知府王时雍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这事儿推给礼部。或者随便推给哪个部门都行,反正不是让开封府管这摊子破事儿就行。
而礼部尚书方子安的第一反应则是推给国子监或者户部,实在不行的话就交给中书省也行,最好能直接推给官家亲自处理。
倒也不是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太懒——
能从靖康元年之后留在朝堂上,而且能走上高位的,这些大佬们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一个懒的。但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再勤快的大佬,也抗不住各自管着的那一摊子破事儿太多!
现在光是自己部门的改制就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现在又要多了管理报社的职责?所以就没人想接手这种破事儿,最后还是赵桓强行把这种事儿压到了礼部身上。
然后礼部就本着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的态度,在临时定下了几条诸名不许抹黑官家、不许抹黑朝堂、自负盈亏的规矩之后就开放了报纸的申办条件。
再然后,任凭赵桓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到,大宋的这些书生们到底有多会玩——
生员不许议政?根据大宋律对于议政的规定,议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生员聚集在一起议论朝政,另一种是将文章写成奏疏的形式递到朝堂上。
所以,这些生员们就惊喜的发现,随便自己怎么写文章,反正只要不把文章递交到朝堂上就不算议政。在报纸上抨击朝廷,针砭时弊也不算扎堆议论,自然也不算议政。
如此一来,这些生员们就陷入了一场狂欢——扎堆讨论也好,把文章递到朝堂上也罢,这两种形式无论哪种都只是小范围传播,又哪里比得上写文章投给报社?
哪怕几十篇文章里面只有一篇被刊登出来,那也是一朝成名天下名了!
然后这些读书人还特么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笔名这种玩法。
报纸上写文章是不能抹黑官家,不能抹黑朝廷,但是如实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总是允许的吧?
大不了就把语气收敛一点儿,再随便再弄个假名出来,只针对朝政或者地方上的问题,不牵扯官家和朝堂不就行了?
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先在文章里把官家夸上一遍,然后再指名道姓的说某个官员是傻逼,他的政策有问题?抨击这种蒙蔽圣听的奸佞小人,这样儿就不能算是抹黑朝堂了。
根据皇城司报上来的消息来看,仅仅只是国子监里的那些书生?平均每个人就拥有三到五个笔名?甚至有的人拥有十几个笔名。
大概就是写一篇文章就换一个笔名的那种?颇有一种你抓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的意思。
这些人甚至都不在意自己写的文章到底能不能发表出来。
不过,这些书生们在报纸上写文章倒也不全是坏处——
毕竟汴京城里读书人的基数不小,根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原理可以得出?汴京城里起码也得有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的诸葛亮。
就像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尽管每年能够成神的就那么几个?但是扑街的基数大了,就总有些脑洞会显得很亮眼一样,尽管这些诸葛亮们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大多都是一知半解?但是抗不住这些人的基数太大?里面总有一些文章能给赵桓和朝堂上的大佬们提供一些思路或者说参考方向。
对于这种情况?就连见多识广的赵桓都感觉服气。
而更让赵桓想不到的是?随着改制的一步步进行?阶梯税律也再一次被人想起?然后就出现了大量的地主开始清退土地——
原本之所以能把土地租出去,是因为开荒这种事情是一项需要全家总动员,耗费时间以年来计算,甚至能赔上性命的超级工程。
但是现在的开荒……西夏奴和交趾猴子把种子都洒好的荒地了解一下?
而租种土地虽然不用像去西夏和交趾一样背井离乡,但是在“以地看人”的时代?掌握了土地就等于掌握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哪怕只在半亩地也能让人平等相等?而一点儿土地都没有的?就不会有人正眼相看,因为无地的属于流民,说不准哪天就全家饿死?跟这种人打交道没意义。
后世其实也一样。比如你在城里上班,是租房还是买房,那当地的同事跟你相处就是两回事儿。因为你租房有可能退租离开,跟你处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如果你买了房,至少能证明你愿意扎下根来,这时候再相处,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所谓的人清淡漠,大致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作祟。
也别提买地,因为买地这种事情不是那么好买的——
假设有张三准备卖掉他的房子跟土地,那么张三首先得问自家宗族里面有没有人买,其次要问自己家前后左右的四方邻居,只有宗族和四方邻里都不买的情况下才能往外卖。
但是,即便往外卖,也基本上都是先卖给互相熟悉的,买房买地的这人还得有个好名声,要不然四邻直接闹到衙门去,这事儿还是得黄。
像某些穿越小说里面的主角穿越后大把撒银子买地的情况,基本上就是瞎鸡儿扯,一点儿都不靠谱。
再加上十亩地的赋税跟一百亩地的赋税差距太大,而西夏和交趾那里又是三免五减又是给种子耕牛农具和安家银子,谁还愿意留下来?谁不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
再说了,就算愿意留下来等着官府分配或者购买那些地主不要的土地,那也得先想想自己能不能买得起。就算买得起,大多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地主开始清退土地的场面。
倒是汴京城的房子依旧没人愿意出手,使赵桓想要扩建皇城的想法又一次落空。
而更加神奇的是,随着大量的地主开始清退多余得土地,大宋又出现了一种更加操蛋的事情。
史称百万疯狗出笼记。
简介顾徽作为金针世家传人,无意穿越成了小萝卜头公主,发现自己能看透人心。爹是皇上,娘是心机宠妃,利用超能力,她成为了皇上的小心肝,太子的掌中宝,许多人的...
这是东汉末年的时代,又不同于记忆中的那个东汉末年。当三国演义的撒豆成兵成了真,最强鲜卑,最强契丹,最强蒙古,最强女真,最强突厥,盘踞在汉室的塞北之地,对大汉疆域虎视眈眈。零散的召唤异族势力,更散布大汉边陲,谁说开局不利,就不能染指大好江山?金戈铁马的战场,热血沸腾的争霸,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是属于最强者的时...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同学群玩抢红包游戏,却没想到被要求执行一个个任务,身边死亡的同学越来越多,同学们之间为了生存已经不折手段...
透视神医是一本其他小说。更多好看的其他小说,请关注啃书小说网其他小说专栏或其他小说排...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