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71章 各有打算(第1页)

安南和福建方面对于蒸汽机的渴求,陶东来能够理解,毕竟在见识了海汉近年来将蒸汽机广泛运用到社会生产和军事领域的效果之后,恐怕很难有什么人还能保持不动心的。而且这两家盟友都是财大气粗舍得花钱的主,如果只要花钱就能得到蒸汽机的制造技术,那么他们肯定不吝在这个领域投入大把资金。

不过即便他们怀着十足的诚意提出这样的要求,也依然没法让海汉这边松口。毕竟这可不是贸易领域的讨价还价,今年明年多赚点少赚点也死不了人,蒸汽机的应用关系到了海汉国在未来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其他国家掌握蒸汽机技术的时间越迟,海汉在工业化这条道路上的先发优势就越大,与这种长远国家利益相比,眼前的些许蝇头小利就只能被忽略了。

这大概也是安南和福建作为盟友极少没能从海汉得到特殊待遇的状况,对他们来说不免会有些挫败感。不过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或许是被当做了拒绝这个要求的补偿,施耐德表示将对两地出口到海汉的农产品调低关税,而这也正是海汉每年从两地采购物资最主要的领域,相当于是变相让利给他们了。

至于参与开发辽东的计划,这两家其实并没有太强烈的欲望。安南是因为距离太远而有心无力,福建方面则是还得顾忌到大明朝廷的感受,毕竟许心素还挂着福建总兵的职务,要是把手伸到辽东跟着海汉一起搞事,终究瞒不过上面。虽说许心素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在意朝廷的旨意,但把手伸过界这种事还是很容易惹人忌惮,就连近在咫尺的广东和浙江两地,许心素也极为克制地没有去争夺当地的海贸份额。

如果要说派人去辽东,许心素在现阶段更愿意将麾下精锐派去那边的战场上锤炼,而不是把商人派到当地去抢占市场。福建许氏现在差的不是钱财,而是能够让许氏自立的武装力量。这也不是许心素打算从大明分疆裂土自立为王,但要想不受制于人,或者说能让大明朝廷给予他和他的家族更多的特权,那么强大的武装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就像在面对海汉的坚船利炮时,没有人可以坦然地说“不”,跟海汉打了这么些年交道,许心素早就明白了先得有实力,才能有底气的道理。

没能从海汉这边拿到购买蒸汽机的许可,许裕拙当然也很失望,不过这基本还在他的预料之中。这其实也不是福建方面第一次向海汉提出购买蒸汽机了,但基本上每次所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海汉也从来没有在这方面松口的迹象。这次与郑柞一起向海汉提出要求,其实多少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碰碰运气而已,万一运气好真成了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与过往一样被海汉严词拒绝,那也不会太受伤。

除了蒸汽机这事之外,福建和安南所提出的其他贸易要求基本上都得到了应允,这也稍稍缓解了两位使者心中的不快。他们并不知道海汉的长远规划,既然眼下能够从海汉这边得到其他方面的一些让步,让自己所在的阵营有利可图,那再揪着蒸汽机的事情跟海汉纠缠下去就没有必要了。

当然他们也明白,海汉在贸易领域虽然做出了些许让步,但其主导地位却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的改变。实际上海汉在国际贸易中一直都表现得极为强势,就一如军事一样极具侵略性,也就只有少数资深合作伙伴能有跟海汉高官坐下来讨价还价的资格。

这两家提完条件之后,便轮到海汉提出自己的要求了。其实今年海汉的要求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依然是两件事:一、拓展海汉商品的分销渠道;二、继续扩大招募移民的规模。前一条主要是针对福建提出,后一条则是针对安南。

海汉所希望的分销渠道不仅限于福建省内,更希望许氏能利用自己的商业机构,向内陆地区的江西、安慰、湖南、湖北等省铺开,将海汉商品销售到大明境内更多的地方。这不单是追求销量的问题,同时也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大海汉在大明的影响力。

施耐德重点提出的商品并非利润最高的日用品,而是文具和印刷品。传统的拳头商品玻璃文具和近年出版的各种书籍,是海汉希望现阶段往大明境内大量销售的商品,哪怕利润薄一些,甚至是放弃一部分地区的销售利润,也要力求将销路打开,占领大明的文化市场。

“不赚钱……那做这买卖意义何在?”许裕拙终究是一名武将,对于海汉经营这些文化用品的目的看得并不透彻,当下便提出了疑问。

海汉打算在这个领域赔本赚吆喝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增大在大明文人圈子里的名气,进而对统治阶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希望借此手段来吸引更多的大明文人以移民的方式投效海汉,提升国民的平均文化水平。

通过这样的方式真的能吸引到文人投效吗?答案其实是肯定的,海汉这些年从大明招募的移民为数不少,其中但凡是能识文断字的,都会被问及投效海汉的主要原因。为了生存下去混口饭吃,或是想到富庶的海汉国发财都是常见的理由,但其中也不乏有因为海汉出产的文化用品而对这个国家产生好感的人士。

海汉一向极其重视宣传手段,以文化用品为桥梁向大明输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比较不易受到大明文人的抵制。而这些使用海汉文化用品的大明文人,在社会中所能起到的示范作用,也正是海汉想要追求的宣传效果之一。

不过类似这些盘算,施耐德是不会向许裕拙和盘托出的,这种事做可以做,但如果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今后福建方面也未必乐意再消耗资源帮海汉推广这些利润没那么高的买卖。

所以施耐德当下另外换了一种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我们知道贵国的读书人往往因为家境贫寒而无法购买书籍和文房四宝,所以我们很乐意削减这些文化用品的价格,让更多的大明读书人能够买得起,用得起。当然我们也希望这样的善意在日后能够收到回报,今后这些文人中了功名做了官,也能记得当初在苦读路上得过海汉国的恩惠。”

许裕拙一时也分辨不出施耐德这是由衷之言还是商业托辞,但听起来还是有些道理,毕竟这种措施对大明读书人的好处的确是显而易见的,当下抱拳道:“那许某就先替大明的读书人谢过贵国的善举了!”

陶东来听到施耐德冠冕堂皇的说法也是心头暗暗好笑,不过表情还是绷得十分严肃,替施耐德帮腔道:“我国与大明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只要大明太平昌盛,我国也能有更多的商机。”

旁边的郑柞对此倒没有太多特别的感受,海汉在安南经营的生意极多,文化产业也是其中之一,不仅出售文化用品,甚至已经在安南的殖民地开设学校,招收安南学龄儿童入学念书,成绩优良的学生还有机会到三亚留学。至于这样做在长远来看会不会对安南有负面影响,执政的郑梉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在他看来这对于安南并非坏事,多一些国民能接受教育终归是有好处的。而郑柞也受此影响,对于这种文化渗透并没有什么警惕心。

郑柞所关心的还是海汉提出的第二条要求,即扩大移民规模。早些年用人口换武器,安南正好要处理大量的战争难民和战俘,便以此向海汉提供了大量的移民,也是乐得轻松。不过近几年安南国内的政治局势已经趋于稳定,而且安南与西边的暹罗国三不五时地会有一些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对兵源的要求也在逐年地转增。

如今自愿投效转籍是被官方允许的,但安南已经不会再主动向海汉提供大批移民了,海汉要扩大移民规模,这是要怎么个扩大法?

陶东来给出了郑柞所关心的答案:“战俘,贵国西线战场上所有的战俘,只要身体健全能劳动,我们都可以有偿接收。”

海汉海外移民有过两波人口爆炸,第一波主要来自安南内战前后,第二波则是开通了大明北方航线之后。这两波移民潮为海汉带来了数以万计的人口,而其中最主要的构成便是战争难民和战俘。但近两年由于北方的状况趋于稳定,来自山东和辽东的移民数量也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海汉虽然占了金州,但当地的汉人早就被清空,虽然吸纳了皮岛的东江镇军民,但这些人在近期仍然会保留大明国籍——这也是大明与海汉建交的条件之一。而且东江镇的人口暂时不会输送到南方,所以对于海南岛发展工业所需的劳动人口依然起不到弥补缺口的作用。

在马尼拉的战事倒是俘虏了不少西班牙人,不过海汉还寄希望于能从他们身上榨出丰厚的赎身费,而且考虑到管理上的安全问题,即便是确定没油水判了苦役的战俘,也不会将其全部押送到海南岛这边服刑,而是分散到各处海外殖民地充当劳动力使用。

仅仅只靠海汉自己发动的对外战争,所获得的战俘已经不足以满足海汉的发展需求,所以现在执委会将主意打到了盟友身上。许心素那边除非造反,否则也没什么大仗可打,平时都是派小股部队跟着海汉混混经验,也指望不了福建能提供大量战俘。倒是安南近两年一直与暹罗国不太对付,这两国间的战事被执委会视为了一个可能的人口来源。

根据海汉所掌握的情况,安南对战俘的处置要嘛是直接处死,要嘛也是充作苦役往死里压榨,总之是不会养闲人的。而如果以有偿的方式让安南出让这些战俘,执委会相信这是很容易达成的目标,毕竟早些年与就曾与安南有过类似的操作。如今名声响亮的海军将官武森,当初就是安南交给海汉处置的一名南越战俘。

郑柞听了陶东来的解释,悬在心口的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他着实有些担心海汉又要求安南向其大量提供平民人口,这可不再是一项容易完成的差事了。但如果只是想要索取暹罗战俘,那倒是稍稍容易一点,更何况颜楚杰把条件说得很清楚,不会让安南白忙活,是有偿接收这些俘虏。就算安南方面不想直接要钱,那也可以参照以前的操作,用这些战俘折价去换海汉产的武器装备。

郑柞想了想才应道:“不过目前的战俘也不是太多,就三千多不到四千吧,不知贵国对数量有什么要求?”

“数量自然是多多益善。”陶东来一听这还真有几千人,当下立刻便要敲定此事:“小王爷回国之后,不妨尽快安排战俘的交接运输,至于费用,可以比照早年我们两国的战俘移交标准来办理。”

郑柞道:“那如果贵国对战俘需求的数量大,要是实现了,总该有些额外奖励吧?”

陶东来道:“这个好说,不如这样,每满千人,我国再额外赠送五十支步枪吧?”

五十支步枪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也好过没有,郑柞本来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对此真的抱有必得之心,没想到陶东来这么好说话,立刻就答应下来,也算是一桩意外收获了。

旁边许裕拙听得心动,不由得问道:“那福建这边若是能提供移民,可否也用于兑换武器装备?”

“可以当然是可以,不过你们最好不要因为这个条件就去掳掠平民百姓来充数啊!”陶东来提醒道。这种事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对于手握军权的地方军阀来说,为了利益肯定是做得出来的。

热门小说推荐
山村最强小农民

山村最强小农民

本是山村小农民,谁知化身金疙瘩!董三生是个农村孤儿,生机都成问题,不料夜宿山神庙竟得到神葫芦,从此走上康庄大道!开饭店建学校搞投资办大事人不能忘本,他扎根农村,誓要做史上最强小农民!不知不觉间,他才发现,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那一双双炙热的眼神,竟让他难以抗拒...

重生之投资大亨

重生之投资大亨

既然重生,就得富可敌国!不对,自己得先去找美若天仙的老婆。这时候的她,还没跟前任谈恋爱,得赶紧下手!可不能便宜了那人渣...

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

孕期掉眼泪,佛子轻哄娇妻放肆宠

傅玄屹是京都傅家太子爷,手握重权,做事狠辣,高冷禁欲,腕上常年可见一串黑色佛珠,是京都人人皆知的狠厉佛子。魏语娴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独自一人来到京都上学,却被母亲转走了所有积蓄,走投无路之际,只能另辟蹊径。那一夜,他说他绝嗣,她信了,当被查出怀孕后,她慌不择路,不知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后来她被接到傅家,母亲的压...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落选后我首首歌爆火

落选后我首首歌爆火

王清歌穿越到平行世界,一名被家人赶出家门,又被女友分手的废物身上,并获得了娱乐逆袭系统。从此这个世界少了个废物,多了个娱乐天王,作曲天才,他的每一首歌总能让无数人闻之泪目。别人对他的评价,永远只有一句,那就是他到底被多少人伤过?他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事。在怎样的绝境下,才能写出如此伤感又动听的歌曲来。...

鬼画符:符鬼

鬼画符:符鬼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贺一凡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越来越深刻了,自己不就是喝多了给重金求子的广告打了一个电话吗,结果就被女鬼纠缠,差点翘了辫子,从此走上了阴阳路又因为想抓个鬼小弟,得罪了女神阴阳师,从此被这位脾气古怪火爆的女神调戏,成为所有男生的公敌还因为回想经历种种,贺一凡不由得感慨,做男人难,做一个优秀男人更难,做一个无论是女人还是女鬼都喜欢的男人实在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