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天,一份紧急密报从汴京发出,飞快送往长安。
靖康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长安城的秋给人一种萧杀之气,午后的阳光映照得这座古城更多了几分沧桑之气。
一辆马车到了长安城城门口,被军士拦下来。
马夫递上凭由,军士念道:“原京南西路转运使、现任京兆府知府胡铨,从襄阳抵达长安,任职京兆府知府。”
军士念完后,立刻说道:“敢问人在何处?”
胡铨拉开窗帘,说道:“在这里。”
“如何证明是本人?”
胡铨也不生气,笑道:“这是东府任命函,岂能造假?”
胡铨命人递过去。
这时一个胖子走过来,他看了这任命函,立刻拍了一下那个军士的脑袋,说道:“不想活了,连胡知府的路都敢拦!”
那军士立刻赔礼道歉道:“胡知府,多有冒犯,多有冒犯。”
“无妨,这是你的职责,也是我的义务。”胡铨倒是脾气好,他收回任命函。
“下官是长安巡检张充,见过胡知府,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无妨,本官也是刚到长安来。”
“胡知府,请,下官为您带路。”
这张充如此热情,胡铨一时间也不好拒绝。
便在张充的带领下进了长安。
靖康十一年的长安城早已不是靖康元年的长安城。
长安城也变得日渐繁华,路上行人攒动,车水马龙。
一路上,张充与前后的侍从和护卫都聊得火热,倒不是那些侍从火热,而是这家伙话实在有些多。
胡铨掀开窗帘,看了看周围,忍不住问道:“这几年长安变化还是很大的。”
张充立刻接过话来,说道:“胡知府之前在长安待过吗?”
“几年前待过。”
“这长安城现在人越来越多了,自从京兆学院开办后,又建了不少工厂,商社也立了许多,西北的党项人、回鹘人和吐蕃人都想着来长安。”
“你做巡检多久了?”
“去年刚上任的。”
“长安的治安如何?”
“不算好,也不算差,毕竟总制司在这里,那些宵小不敢放肆,不过哪里都不缺纨绔子弟。”